区域国别学刊

区域问题

  •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的话语陷阱及应对——基于战略传播的视角

    马方方;刘春翔;

    东盟是中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东盟政策的核心目标。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形势的加剧,东盟地区的大国竞争态势也复杂多变,针对中国东盟政策的各种负面论调层出不穷。一系列“话语陷阱”成为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挑战。从战略传播视角来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可视为战略传播主体通过制度化叙事建构区域共同体认同的系统工程,其效能既受制于传播资源配置效率,也取决于对东盟国家差异化认知结构的精准适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话语陷阱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强调应以精准的战略传播议程加以应对。实践证明,打破大国竞争、国强必霸的惯性思维,从战略传播视角实现中国—东盟双向正向规范,对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2025年05期 v.9;No.49 5-25+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气候合作:内容、动因和影响

    王思丹;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美国主导下的亚太地区合作议题之一,也成为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四方安全对话”的关键合作领域。美、日、印、澳四方将气候变化视为深化安全战略合作的契机,并逐步向其他安全领域扩展。气候变化是如何成为四方关注的安全议题值得研究。四方的主要合作基础是亚太地区的气候议题关注、四方共同的高碳排放水平、能源产业互补和合作空间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然而,四方的气候合作也面临各自在全球气候政治立场、国内气候政策行动、能源产业结构和基本国情等方面的显著差异。美、日、印、澳的气候安全合作将会提升非传统安全议题的重要性、影响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区域化清洁产业的技术和贸易发展、分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提升美国能源治理领导力。

    2025年05期 v.9;No.49 26-45+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逻辑

    戴明辉;

    在农业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既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也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诉求。区别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横向逻辑划分,本文提供了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纵向逻辑框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首先,“合作”看似偏离自利目标,但在特定准则下,整体利益的增加会使单个个体的目标得到实现,因此,“合作”既包含工具理性内容,又蕴含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其次,缓解全球粮食危机和世界农业不平衡,既不能在贸易保护领域“矫枉过正”,也不能在生产研发领域“邯郸学步”,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政策协调,完善制度体系,注重技术变化的要素偏向性,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农业的发展;再次,要充分借助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基于地缘特征与沿线地区展开农业分层次梯度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合理规避风险。

    2025年05期 v.9;No.49 46-69+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全球治理

  • 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稳定赤字及其治理

    李永成;黄奕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将其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外化为战后秩序的重建,构筑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其秩序内核为西式民主制度、国际制度体系和相互依赖贸易体系三要素组成的“康德三角”。该秩序稳定性的基本设计逻辑是以自由主义国际制度体系为依托,以相互依赖贸易体系为支撑,核心是突出西式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国际制度约束力在战后世界和平稳定中的作用。这种逻辑具有鲜明的“普世主义”与“美国中心”特征,根本上服务于美国两大对外政策目标:一是护持霸权地位,二是推行美式价值观,因而具有重大的基因缺陷。尽管国际制度体系、相互依赖贸易体系在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依然重要,但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已严重失稳,积累大量的稳定赤字,主要原因在于:世界秩序的稳定性根基无法脱离大国协调为核心的权力平衡机制与核威慑机制,两者的共同作用构成国际秩序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而国际机制、全球化贸易等要素也需要锚定在大国权力平衡的基础之上。在当前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背景下,美国的国际领导力疲态尽显,从“左支右绌”到“图穷匕见”;中国则展现出了不同的国际领导力和领导风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应对世界秩序的稳定赤字贡献中国智慧,探索出路方案。

    2025年05期 v.9;No.49 70-87+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跨区域治理与大国协调:孟加拉湾区域安全合作机制探析

    刘艳峰;

    随着孟加拉湾区域安全威胁日益严峻、地缘战略地位迅速提升,以国际组织或大国主导的多边机制、小多边合作、联合协调行动、论坛、对话会等为内容的区域安全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孟加拉湾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的演变受到多重因素的动态影响。在推动力方面,美国和日本深度介入及多元化投入、中国和印度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与综合战略、沿岸中小国家的外交平衡与软制衡策略,以及非国家行为体的日益活跃,共同塑造了该地区的安全格局。但与此同时,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议题的分化、行为体互动的复杂多变,以及各方在治理理念、能力与议题偏好上的显著差异,导致区域安全治理呈现条块化、碎片化特征,并且出现显著的不确定性与内在矛盾。孟加拉湾区域安全机制完善需要推动跨区域安全治理,采取“区域机制+域外大国/新议题”治理方式和“弱机制—强机制—共同体”顶层设计以及机制的区域间协同整合;需要中国发挥更大区域治理角色,通过“中印+”“中日+”大国协调来推进治理模式创新,减少印度的战略疑虑,以开放包容态度与日本务实合作以及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2025年05期 v.9;No.49 88-111+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国别研究

  • 美国数智技术军事应用“印太”布局的特点及影响

    景丽娜;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正处于全球战略利益的最前沿。美国数智技术军事应用“印太”布局,致力于构建未来战争的压倒性军事优势体系,试图打造议题联盟,强化印太地区的军事威慑态势,谋求数智化“混合战争”,以遏压中国的战略空间。其战略实践的特点表现为:将数智技术军事应用作为提升军事制胜能力的关键,将调配多维战略资源作为巩固非对称优势的依托,将改进协同作战体系作为提升作战效能的抓手等。受“技术致胜”“绝对安全”“美国优先”等思想的驱动,美国数智技术军事应用战略布局可能会诱发大国数智技术军事竞赛升级,改变未来战争形态,导致印太地区中小国家被迫承受重塑地区安全格局的压力,甚至引起数智技术合作壁垒,扩大全球数智治理赤字等深层次问题。

    2025年05期 v.9;No.49 112-134+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三届卢拉政府贫困治理研究——以家庭补助金计划为例

    张效民;张欣怡;

    贫困治理旨在通过有效的政策和行动,减少贫困,消除贫困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包容发展。巴西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面临沉重的贫困压力,失业率高、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十分严峻。自20世纪80年代民主转型以来,巴西政府着力将贫困治理作为缓和社会矛盾的工作重点。然而,往届政府采取的反贫困政策收效甚微,无法满足巴西社会日益紧迫的减贫需求。2003年卢拉总统上任,其领导的劳工党政府出台了家庭补助金计划。该计划以有条件现金转移的方式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使4,000万人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脱贫,对极端贫困的减缓贡献率达到22%。2023年卢拉再度开启总统任期,也正值家庭补助金计划出台20周年。历经20年的推行与改进,该计划覆盖的国民家庭数量增长了近三倍,其减贫的国际影响力也显著提升。本研究以历史比较的视角,综合考察卢拉三届政府反贫困计划的政策动因与发展,旨在明晰巴西贫困治理的复杂性和阶段性,以及劳工党政府如何应对不同时代的治理挑战。

    2025年05期 v.9;No.49 135-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主编寄语

    杨丹;

    <正>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正式将区域国别学设立为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之学”;是以国别区域全球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形成中国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国观、未来的全球观,增进国际理解,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之学”;是以学科融合、中外融汇、古今贯通、知行一体为特征,构建学科发展新生态的“时代之学”。

    2025年05期 v.9;No.49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区域国别学刊》约稿函

    <正>《区域国别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聚焦区域国别学基础理论、重大命题和学术前沿的学术性刊物,以“推进区域国别学科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办刊导向,旨在向国内外学术界介绍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努力推动“区域国别学”一级交叉学科建设,力争成为学界交流、讨论和学术创新的平台,并为中国参与推动全球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重点栏目包括区域国别学科建设、全球治理、区域问题、国别研究、国际组织等。

    2025年05期 v.9;No.49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下载本期数据